评建动态
评建动态
吉利讲坛 | 吉利学子与孙功凌院士一起仰望星空
发布时间:
2024-03-25
来源:
阅读人数:
342人

本网讯(记者 杨佳丽 摄影 袁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科技发展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发展的重要论述,用一流的学科建设推动产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稳步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3月19日,学校精心策划的高水平学科讲坛——“吉利讲坛”正式开讲。

首期讲坛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话题,特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首席科学家孙功凌教授来校,为全校师生作题了为“卫星分系统和构型介绍(Introduction of Satellite Subsystems and Configuration)”的学术分享。讲坛由副校长马常松主持。

孙功凌院士围绕航天器的概念、有效载荷、结构与子系统以及构型设计四大核心领域,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航天器作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关键工具,如何承载着科学探测、卫星通信等多元化使命穿越大气层,深入太空执行任务的生动实践。他指出,有效载荷是航天器的“心脏”,在执行特定的科学实验或技术任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遥感相机捕捉地球表面的细微变化,还是通信天线传递天际的信息,亦或是生命科学实验设备在太空中的独特应用,有效载荷的设计和使用都代表着人类科技的尖端成果。

图片2.png

孙功凌院士主题分享中

“从推进系统到电源系统,从热控系统到姿态控制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的稳定运行都是航天器成功执行任务的关键。”孙功凌院士还深入剖析了航天器的复杂结构与各子系统间的精妙协作,强调了每一个子系统在保障航天器正常运行中的不可或缺性。

图片3.jpg

讲坛“大咖互动”环节

在“大咖互动”环节,孙功凌院士与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我校航空航天学院学术院长周晨教授就国际航空宇航科学发展趋势、前沿讯息和人工智能在卫星分系统领域发展态势展开了深入探讨。同时,孙院士围绕“青年学生如何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等话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并鼓励同学们要敢于梦想,勇于实践,借助吉利学院的大平台,实现自己的航空航天梦。

图片4.png

师生们积极主动与“大咖”互动交流

此次讲座干货满满,在场师生听完讲座后纷纷表示,讲座让他们深刻领悟到航天工程领域的广阔前景,并对航天卫星分析系统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为他们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引。

图片5.png

马常松副校长(左)与孙功凌院士(右)合影

学校紧紧锚定“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融合,增强学科活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学校创新推出“吉利讲坛”,邀请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世界500强、央企、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高管,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探讨学术前沿与行业动态,为全校师生搭建高水平、宽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马常松副校长表示,讲坛会持续邀请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性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前沿讲座和大型研讨活动,激发师生的科研创新热情,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以学科建设为统领,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建动态 · 详情
联系电话
400-630-2020
关注我们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3 00:45:12